选择云负载均衡 从五方面入手

互联网
2019
03/21
11:12
围观 57492 次
分享
评论

专业的负载均衡已经成为现代运营中重要的元素之一。

它往往被部署在重要位置上,能给运营团队带来更大的价值和更高的效率,尤其对于那些部署了微服务架构、数据中心容器或者Kubernetes的企业来说。

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向私有云和公有云迁移,这项技术正在不断演进,并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。

企业该如何选择专业的云负载均衡产品和解决方案呢?

A10 Networks认为,主要是要考察五个方面。其实,这也是专业云负载均衡产品和解决方案所能带来的价值。

1. 具有增强的可视性、洞察力和分析能力

这使得企业可以实现从最基础的到最前沿的不同层级的目标。

· 通过在传统的基础架构监测之上,增加应用流量监测,提升了网络流量监测能力。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,流量从哪里来,又是以怎样的效率被处理的;

· 可以获得详细的报告和健康统计,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架构的性能情况;

· 运营团队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问题的处理;

· 更主动的分析和洞察能力。譬如,可能在用户提交帮助任务单之前,企业就已经发现并着手处理了问题;

· 基于洞察,自动采取行动。由于应用流量的变化,可以自动调整基础架构,或者将认定为攻击者阻挡在网络之外;

2. 具有集成的安全性

负载均衡设备通常被直接部署在网络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之中,因此它可以掌握并区分好数据流和坏数据流的行为特征。这样,负载均衡设备就可以自动检测出异常情况,并及时阻止恶意流量。

基础架构的安全由公有云提供商负责;而应用层的安全仍然是由应用的拥有者负责。企业和机构必须了解全栈安全的重要性,并部署集成安全能力的负载均衡设备。

传统的安全产品过于复杂、难以配置。现代安全产品使得运营团队可以快速配置,并应用其中的关键功能。高级负载均衡设备可以与先进的安全产品进行集成,从而提高效率、增强抵御能力。

3. 具有集中管理的能力

集中管理可以消除登陆单个负载均衡设备的需求。通过单一的管理平台,就可以看到整个应用栈,跨地域地管理应用流量。这既提高了效率,也简化了管理。

高级负载均衡设备都已整合了集中管理的功能。而当负载均衡设备被部署在多个云中时,集中管理策略则会变得更有价值。

譬如,当对网络中的某一个点进行监测时,尤其是对安全攻击的监测时,若捕获了网络攻击者,这个信息将通过集中的管理控制平台,主动地被应用于网络中的其他点,并将这个攻击源阻挡在网络之外。

4. 可以实现自动化和多云整合

越来越多的企业、机构都拥有多云环境。现如今,他们采用任何一项技术都必须能跨不同的平台和环境进行整合,包括私有云、公有云、数据中心等不同的平台和环境。这也要求负载均衡设备具有相同的能力。

因此,负载均衡设备是否具备可供整合的全面API就变得重要起来。它需要具有全面与DevOps工具链和基础架构平台的集成能力。而只有当API可以被全面调用,才能实现全面的集成。

5.可以整合容器和容器编排

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容器和容器编排系统。同时,应用正在从整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,而部署也正在从传统的硬件服务器+云上运行的虚拟机形式,转向运行在多环境的容器这种方式。

根据451 Research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,71%的企业要么正在使用、要么正在评估使用Kubernetes和Docker。由于Kubernetes和Docker已经被众多行业领导者所采用,包括Google、亚马逊、微软、VMware、RedHat、IBM以及其他,它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标准。

因此,企业在建设数据中心时,其中的一条要求标准应是具备容器技术的集成能力。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按需自动调整容器化应用的伸缩性,同时还可以继续提供全面的可视性。这彻底消除了人工配置策略或管理可扩展性所带来的问题。

最后总结一下,就是要看专业的云负载均衡是否能做到这五个方面:

增强的可视性、洞察力和分析能力;

集成安全性

集中管理

自动化和多云整合

容器和Kubernetes的整合

THE END
发布者:方飞龙     广告、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炫科技的观点和立场。

相关热点

  家住昆山市高新区大公村村民的顾富良,今年63岁,育有子女4个,大儿子40岁,二儿子顾陈晨26岁,小女儿顾陈喃24岁,小儿子陈浩宇24岁。按高新区“二子一宅”政策,除长...
消费
  2025年5月15-17日,集结储能全产业链上下游前沿技术及应用成果、设备和产品、知名企业的中国储能风向标专业大展,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(简称“四川国际...
快讯
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,特斯拉在全球各地的销量均出现暴跌,其中:2月在中国的销量30688辆,同比下降49%,环比下降51.5%,销量受到比亚迪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挤压,创出2022年8月起的两年...
快讯
【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】1月24日,Sensor Tower发布了《2025年移动领域现状报告》显示,全球移动应用支出再创新高。报告指出,2024年全球消费者在iOS和Google Play上的应用内...
互联网
  燃财经(ID:rancaijing)原创  作者 | 苏琦  编辑 | 魏佳  自乔布斯拿着第一代iPhone上台,已经过去整整12年。  2007年,一部集“网络通讯器、iPod和手机&...
手机

相关推荐